天津监管局认真贯彻刘昆部长在五部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实施下沉监管,在“快、惠、聚、效、促”五字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全力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工作,力促政策在天津市取得实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立足于“快”,提高银行响应速度
天津监管局第一时间对9家全国性银行在津分支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政策宣贯,主动对接,下沉服务。截至2020年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等8家银行对名单内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2笔,金额17.45亿元。其中,向第一批名单内7户企业发放贷款18笔,金额11.70亿元;向第二批名单内3户企业发放贷款4笔,金额5.7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累计向6户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8.60亿元,占全部贷款发放比例49%。企业类型覆盖防护用品生产、医药用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与生活垃圾处理。
二、着眼于“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监管工作中,注重点对点沟通与周报跟踪相结合,持续关注贷款利率变化,切实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1月29日-2月16日,天津市8家全国性银行实际发放名单内企业贷款平均利率2.26%;2月7日文件出台前,贷款平均利率2.63%;文件出台后,贷款平均利率2.06%;具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一是开发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始终保持2%利率。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市分行1月29日-2月16日,累计发放7笔名单内企业贷款,利率均为2%,较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贷款利率上限3.15%,下浮115BP。二是商业银行利率呈下降趋势。部分商业银行政策出台前为名单内企业放款利率最高4.15%,政策出台后,下调至3.15%,目前由于利率限制、政府支持加大、市场竞争等因素,利率水平持续下降,部分贷款利率低至1.65%,与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利率持平。
三、站位于“聚”,发挥资金集聚效应
监管中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引导其合理分配信贷资源,对流向较集中的优质企业和重点企业,力争最大限度发挥信贷支持作用。一是优质企业吸引了大量贷款资金。中粮家佳康食品营销(天津)有限公司等4户大型企业,规模大,资信好,授信额度高,吸引了15.30亿元贷款,占全部贷款额88%。其中,中粮家佳康食品营销(天津)有限公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国际采购,单户贷款7.60亿元,占全部贷款额44%。二是防疫重点生产企业吸引多家金融机构放款。作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符合美国N95级和欧洲P1、P2级标准口罩滤布的生产厂家,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担负疫情期间防护物资的生产重任,6家银行累计发放贷款8100万元,贷款支持银行数量较多。
四、落脚于“效”,突出防控支持效果
金融监管坚持落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上,落实到贷款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上,落实到对疫情防控的实际支持效果上,不断提升信贷资金的绩效管理水平。经了解,目前贷款资金主要用于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采购煤炭、水电气热和进出口企业商品采购,提高防护用品、医药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活物资保障水平。一是防疫用品生产。预计生产防护服1600套;口罩滤材4500吨,可供生产口罩135000万只;次氯酸钠500万吨,醋酸35万吨,用于上游企业生产过氧乙酸和酒精。二是医用物品生产。预计生产过氧化氢溶液300吨,柴胡滴丸1.88万盒,复方丹参滴丸5546万盒,藿香正气滴丸73.26万盒,痰咳净滴丸3488.02万盒和板蓝根泡腾片0.64万盒。三是生活物资供应。预计供应各类肉食9万吨,政府统一调配;预计生产豆油2350吨;生产面粉7250吨,满足145万人10天的面粉供应。四是生活垃圾处理。贷款资金用于对双港、贯庄垃圾焚烧厂技改提标,将有效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保障居民生活环境。
五、致力于“促”,提升贷款覆盖比例
监管中,在重点关注贷款资金规模、利率、流向和效果的同时,对名单内未放款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发现第一批10户企业资金支持未落实原因:一是1户津内注册、津外经营企业;二是1户失信人企业;三是1户未复工企业;四是4户垃圾处理等环保类企业,由于没有新建项目,尚未形成资金需求;五是3户企业由于现金流充足,暂时没有资金需求。对于其中因劳动力不能返津等原因造成的企业复工困难,积极协调部分基层财政开展广泛的工人招募等方面的宣传。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与第二批名单内企业快速对接,尽快形成放款,不断提升贷款覆盖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