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营改增”工作正稳步推进中,根据目前试点地区反馈的数据,企业的税负整体体现下降的趋势,对企业的未来竞争力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纳税人对“营改增”有不同意见,甚至不愿意“营改增”的到来。从笔者掌握的情况看,不愿意“营改增”的企业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和一些小规模纳税人。
据了解,一部分“营改增”企业财务账簿不健全,财务人员配置上缺乏,日常财务核算水平低下,对“营改增”的税务核算有畏难思想,对发票的领取、使用、核销等工作流程不掌握,认为不过是一个税务流程的日常转变,对企业整体税务范围、发票等实质性转变认识不足。个别纳税人甚至认为,“营改增”后还要购买电脑、办理上网等麻烦事,这部分开支少则5000元左右,多则上万元,属于额外开支,很不划算。
从实践来看,一些老财务人员不会电脑操作,不能办理“营改增”的手续,对使用电脑程序不明白。尤其是一些财务人员是兼职的,对“营改增”的方式更加不能理解和掌握,有的甚至在“营改增”刚试点时就辞职不干了,理由是“适应不了”。
尽管上述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也说明,企业财务人员、办税人员及税务代理的工作重心已经悄悄发生了转移。一些人员虽然没有表现出不适应,但并不代表其工作重心没有变。增值税作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税种之一,“营改增”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至关重要,财务人员应该从思想上、能力上和行动上顺应这种变化,应对这种变化,最终驾驭这种变化,而不是被动应付甚至逃避。
对地税机关而言,“营改增”的到来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影响,甚至存在不同的声音。少部分税务人员,尤其是原来专职管理交通运输业的税务人员认为,“营改增”使其管户减少,税收任务的完成难度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地税机关的税收任务形势呈现出相对稳定但增长缓慢、后劲不足的态势。基于此,一些人认为,管户的减少将对任务的完成产生“釜底抽薪”的影响。在对待“营改增”的态度上,少数人虽然盼改革,但同时又怕改革,产生了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心理压力很大。
笔者认为,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是在“营改增”过程正常的反应,因此我们要理解正面反应,也要正视负面影响,统一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税务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思想,促进“营改增”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应加强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开展税务服务的各项法规。
税务机关必须有长远的战略计划,从管理体制,业务规程和实施策略上,全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营改增”的发展规划。要科学调整传统管理模式,及时解决新的业务问题,完善新的业务工作流程,按照“营改增”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特点,作出职责、流程的划分,必须按新的法律和管理制度,重造新的业务工作流程。
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财务人员不理解和不适应的情况,税务机关应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有些年龄大、平时很少接触电脑的财务人员,要加大其培训力度和频次,最好能请有关专家现场演示,边示范边讲解,直到其最终弄明白为止。为方便部分纳税人,最好在办税申报柜台设立自助申报台,安排专门税务人员进行辅导,随来随教,并为从未接触过“营改增”的财务人员“开小灶”,让所有企业财务人员建立自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营改增”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