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国内油价在今日24时将再次迎来调价窗口。中新网能源频道获悉,由于本周期内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本轮油价调整仍为下行趋势,而且下调幅度很有可能创“年度最大跌幅”。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已持续了半年。从今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暴跌,接连跌破80美元和70美元两个重要关口,如今更近乎“腰斩”,创五年来新低。截至24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5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5.84美元,2015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0.24美元。
国际油价出现下跌原因有三:其一,近日以沙特为首的OPEC原油国家为了打击页岩油的竞争,重申不减产,造成国际油价大跌。其二,美元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已经接近90大关,而国际油价是以美元计价,油价下跌也无可避免。其三,世界各大经济体均在调整当中,唯有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全球对石油需求的减少,成为华尔街空头打压油价的借口。
按照常理,国际油价下跌,对于中国老百姓出行来说是件好事情,但很多人却高兴不起来。更有人担心,此前两次油价下跌皆因成品油消费税上调而抵消或缩小降幅,而此次油价将面临年内最大跌幅,届时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是否还会因种种变故而降不下来?
笔者认为,年末最后一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应该如约而至:一方面,上一轮油价存在下滑的空间说明消费税已经提高至到位价,短期内发改委若再上调消税费会遭受诟病。另一方面,由于2015年1月1日全国车用柴油将全面升级至国Ⅳ标准,目前国内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开始置换,因此与发改委此时通过调价一起落实的概率较小。
不过,国内舆论纷纷质疑,所谓与国际油价接轨,难道只是涨价接轨,而降价时就变成了“有限接轨”?距离6月份高点,欧美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分别为44.65%、44.11%;而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均不到国际油价下跌幅度的一半:90#汽油累计下降的幅度为17.3%,而0#柴油累计下降的幅度为22.1%。显然国内成品油价涨多跌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财政部对之前的两次提税给出的理由是:其一,通过过税收的杠杆,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其二,成品油价过高不好,但过低也不行,这会引入输入性通缩,对经济不利。其三,两次提高消费税,让开车族多承担税收。而对公交、地铁出行的民众影响不大,这是秉承谁多用资源,谁多缴税的公平原则。
不仅如此,财政部还表示,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要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还略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更有部分部门放出风声,将来成品油升级成品由消费者承担70%,油企承担30%。但是笔者认为,首先,我国汽车消费者负担的税费并不少。消费税、燃油税、增值税、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费、通行费等很多项税费名目,购车时还有车购税。甚至缴纳了这么多的税费,我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还在不断的上升,所以靠之前两次上调消费税,根本解决不了我国空气质量不佳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油品标准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油价却是和国际市场接轨的,加上各种税的话,油价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笔者认为,油品升级的价格30%应该由消费者承担,但是70%应该通过油企内部挖潜、国家财政补贴来解决,这样才更加公平合理。
再者,从表面上看,我国成品油消费税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税收返还福利上,我们享受的待遇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西方国家90%以上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我们一条都没有;除了高速,所有的一级公路、很多桥梁、隧道甚至有些地方的二级公路,都在收费。这些因素摆出来的话,“消费税远低于西方国家”的说法还那么理直气壮吗?
最后,按理说汽车消费者直接或间接负担的各种高额税费,已经为国家治理环境作出了贡献。而作为政府部门来说,要告诉大家多收的税款用在哪儿了,这样让缴纳税款的消费者缴得明明白白,而不是将大头装进财政口袋,上演还是政府与民争利的把戏。
临近年末最后一个成品油调价窗口,预计本轮油价下跌将如期到来。对于纳税人来说,他们困惑的不是之前要多交一点税,而是增加的这些税收是否用在治理空气污染上?是否用在了提高成品油质量上了?是否对我国公路设施改善起到了作用?所以上调消费税可以,但是要让民众享受到上缴税收后的返还福利。如果每税上调税收都如“石牛入海”,那难怪民众不对加税多有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