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及时反馈落实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财政部上海监管局结合实际不断加强机制创新,形成若干财政运行监管新方法、新路径,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不断扩大了监管影响。
一、试行监管新方法,发挥集成效应
利用就地就近财政监管优势,深入基层、聚焦重点、主动作为,试行并逐步推广了若干综合性监管新方法,发挥集成效应。一是“小柱趸式”综合监管,即:在对某项财政管理事项进行实地核查时,并行调研了解地方债管理、保障房建设管理、存量资金盘活、库款管理等事项,拓展问题覆盖面并追根溯源,进一步强化对基层财政运行情况的全盘把握。二是“专业化+网格化”监管,即:在专岗负责对某一具体事项的跟踪和分析的同时,安排专人结对联系各区财政局,加强沟通联系并及时收集财政收支、存量资金等各类数据,以动态跟踪和贴近监督,改变以往事后收取报告的模式,更好适应日常监管的需要,做到监管触角下沉、时间提前、成效提升。
二、寻找监管新路径,夯实监管基石
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监管的基石在于收集和分析信息。上海监管局不断探索新路径,尝试运用系统比对、报表分析、数据核查等发现问题和线索,夯实监管基础。一是多角度比对财政运行信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将内网各系统数据及地方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数据与外网公开数据信息交叉比对,辅以重点企业和行业代表性企业报表跟踪分析,综合反映地方财政运行全景。二是多方向了解地方政府运行。通过收集地方人大报告、财政收支报告、区域产业、税源分布等信息,了解地方发展目标与融资需求,定位财力与支出责任差距较大的地区,以便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对比全市产业地图与区域发展规划等信息,分析区域产业及财政收入特点,评估财政收入波动性、收入质量变化及财政运行风险。三是多方案评估政策影响。对财政运行中涉及的政策调整,不预设结论,通过详尽分析比较,采用情景模拟分析,对政策后续可能方案逐一评估,研提可操作性建议。
三、探索手段“组合拳”,扩大监管影响
在查验和处理问题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监管质效,形成政策宣传、信息通报、问题约谈等“组合拳”,同时加强沟通,扩大监管影响。一是宣传政策、及时跟进,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关注财政支出资金缺口大、建设任务重的区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示财政运行中潜藏的风险。二是督促整改、责成纠正,将风险化解在扩大之前。高度重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财政运行风险,发现苗头,即行介入,督促地方财政及时整改、化解风险。三是问题约谈、强力推进,督促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风险。发现财政运行风险隐患和问题后,及时约谈地方财政乃至政府主要负责人,通报问题,指出风险,推进解决。四是积极汇报,建言献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财政部关注、对上海发展有影响的重大问题的调研力度,多份报告获得市领导批示,并在市级部门中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