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这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灾难。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一道多重挑战的考题,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考验着每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危机之时,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决策、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着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引着方向: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
——“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果断科学号令下,全国上下戮力同心,迅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历经两个多月严防死守,中国战“疫”取得让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在这场攸关国计民生的战斗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一笔笔火速直达一线的资金,一项项精心谋划出台的政策,一个个通宵达旦忙碌的身影……在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日日夜夜,财政人担当尽责,精心运筹,确保了疫情防控经费无忧,为稳增长鼓劲加油。
赶大考重担扛在肩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年味已浓,人心思乡。
中午12点,财政部,一场紧急会议将整个机关拉进了“战时状态”。刚参加会议归来的财政部部长刘昆,第一时间召集党组成员及部内相关司局负责人开会,传达中央决策部署,研究具体落实措施。早在1月20日,财政部党组已布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领导要求狠抓落实。此次会议上,相关司局根据此前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情况,提出了初步政策建议。
会议决定,成立财政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刘昆任组长,办公厅、综合司、税政司、预算司、国库司、经济建设司、科教和文化司、社会保障司、农业农村司、国际财金合作司等司局作为成员单位,要立即明确分工,提前谋划,储备政策,确保及时响应防控需求。
“要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不因经费问题而影响疫情防控!”会上,刘昆提出明确要求。
会后,办公厅、经济建设司、社会保障司等单位负责同志带头退掉了回家的车票。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一场大仗硬仗就要开始了!
疫情暴发以来,财政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带头值班值守、加强工作调度。部党组其他同志加强对分管领域的督促指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多个司局的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提前返岗,为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奔忙。
透过一小段日程表,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这些抗疫“逆行者”们的铿锵足音——
1月23日,财政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急拨湖北10亿元专项补助等5项疫情防控财政保障举措,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1月25日,大年初一的晚上,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尽快向各地预拨部分疫情防控经费,研究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武汉等重点地区农副产品货足价稳等4项政策;
1月26日,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议定全力配合工信部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7项工作;
1月28日晚,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决定起草两个文件,指导全国财政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疫情发生以来,截至4月17日,财政部先后组织召开12次部党组会议、16次部领导专题会议,在紧锣密鼓的节奏中,多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磅政策出台,将党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迅速落到了实处,其政策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含金量”之高可谓前所未有。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为支持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2月28日和3月31日,财政部先后视频连线湖北省财政厅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了解湖北省疫情防控保障以及财政运行情况,研究加大对湖北省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针对其财力缺口单独安排较大规模综合财力补助等事项,出实招帮助湖北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驻部纪检监察组把督促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先后3次向部党组提出强化疫情防控的工作建议,8次听取部内有关单位情况汇报,并致电35个监管局了解情况,密切跟踪工作进展,有效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
“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在这个共同目标下,部党组带领全体干部,高速有效运转,想中央之所想,急抗疫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部党组的工作作风给我们很深的感召!”连续两个多月“5+2”“白加黑”工作的办公厅部长办公室主任娄冰疲惫中露出欣慰的笑容,“疫情不等人,党组带着我们和疫情赛跑。身体是累一点,但心里很踏实。”
“快准灵”打好“第一枪”
“昨天晚上将近12点到家,早上6点钟来办公室准备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需要的材料,大概睡了四五个小时。”对于社会保障司卫生健康处处长王蕾来说,疫情时间,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作为财政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自春节前夕至今,整个社会保障司都弥漫着一种前沿阵地特有的紧张和忙碌。
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王新祥看来,直面疫情,保持这样“战时”的工作状态是应有之义:“这次疫情来势汹汹而且传染性强,中央财政必须果断承担起疫情防控中经费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和部署,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
疫情暴发之初,财政部就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两个文件,明确了对新冠肺炎患者由财政兜底免费救治,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职感染新冠肺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两项保障政策。“这两个文件就是要尽早为医患双方送上‘定心丸’,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全程参与政策制定的医疗保障处处长魏婕说。
大年初三,一份“补充通知”将疑似患者和异地就医确诊患者的医疗费用也纳入保障范围。此间,财政部综合司、社会保障司还会同有关部门一道积极搭建立体化的医务人员待遇保障政策体系,包括对参加防治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向承担防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医疗卫生机构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并扩大范围等,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深切关爱,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勇挑重担、火线建功。
在应急机制下,每项新政策、新标准的研究制定几乎都是争分夺秒“抢”出来的。而在“与疫情赛跑”的同时必须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这对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保障政策出台及时、灵活而且‘接地气’,必须吃透指示要求,实时掌握疫情防控形势,同时做好与地方的联系沟通工作,综合研判,提供合理的政策依据。”综合司工资政策处处长井明举例说,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广、敏感度高,综合司、社会保障司会同相关部门反复推敲政策细节,在参照2016年我国建立的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划定人员范围,使这项社会普遍关注的补助方案得以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出炉”。
防控钱“跑”出“加速度”
现代战争的成败,后勤是重要因素。战“疫”兵马未动,“粮草”需先行。
1月23日午夜前,一笔10亿元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紧急拨付至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按照正常流程,地方补助资金从资金申请、上报请示、审核拨付大概需要一星期时间,很难想象,这笔巨款从形成动议到资金拨付成功仅仅用了约10个小时。1月23日下午1点,部领导专题会议确定方案,社会保障司马上会同预算司起草上报请示,预算司、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国库司也派专人做好会签、核稿、印发、拨款的准备。当晚,社会保障司与预算司、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和国库司在各个工作环节无缝衔接,赶在午夜前紧急完成文件印发、向湖北发送电子文件和资金拨付。
“中央紧急拨付湖北省疫情防控补助资金10亿元的消息,在央视春晚零点时刻向全国人民报告,在网上引来一片点赞。”国库司预算执行处处长司书耀透露,为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紧急拨款,国库司做到预案在前,行动在前,提前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并协调部内相关司局、信息网络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代理银行等单位,保障拨付渠道随时通畅无阻。据统计,仅在1月23日到2月2日春节放假期间,国库司就紧急办理4批共75笔疫情防控资金拨款,合计15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患者医疗救助、设备和物资采购、定点医院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等工作顺利开展。
防控经费安排跑在了疫情的前面,还有一个鲜明的实例——学校。科教和文化司教育一处处长王晔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财政部和教育部密切关注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成本等的影响,要求各地及时研究制定学校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措施,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用于学校疫情防控物资、设备采购等支出,支持学校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疫情防控。这些未雨绸缪的举措为当下各地的顺利开学提供了保障。
“疫情期间,战‘疫’支出紧迫,而税收入库延缓,在此特殊时期,确保国债顺利发行,不仅可以稳财政,还有稳金融的重要意义。”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许京花说。今年春节首期国债于2月5日按计划发行,得到了市场认可,充分发挥了国债作为金融市场“压舱石”和定价基准的作用。
此外,疫情期间,在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的沟通协调下,新开发银行、亚投行董事会分别于3月19日、4月3日批准向我国提供70亿元人民币、24.85亿元人民币紧急贷款,用于支持湖北省、广东省、河南省和北京市、重庆市抗击疫情有关的公共卫生应急支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也向我提供了加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贷款支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主动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了解疫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疫情支出压力。收到湖北省财政厅申请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应对疫情生态环境监测和医疗废物处置报告后,生态环境处按照司主要负责同志要求,紧急协调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研究支持措施,及时下达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1亿元,资金向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倾斜,防止疫情次生灾害及二次污染。
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展,社会保障司就根据部领导要求,牵头建立了地方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投入日报制度,主要用于统计汇总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预算安排和支出情况。应急机制启动以来,中央财政之所以能够及时与地方形成良好互动,保持信息及时沟通,这项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功不可没。
实打实的数据显示了大国财政的雷厉风行——1月22日至1月26日零时,4天时间,全国各级财政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112.1亿元;再到2月3日零时,各级财政累计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增至470亿元,8天时间就翻了逾两番。
“17年前,为应对非典疫情,中央财政设立了20亿元的非典防治基金。而今年截至4月下旬,全国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近1500亿元,已支出七成左右,资金保障游刃有余。”在王新祥看来,财政投入力度的明显加大,一方面,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快、广的特点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公共财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2003年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实现全民参保,所以‘非典’时期财政补助政策主要向没有医疗保险的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倾斜;而此次疫情是我们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以后第一次面对重大突发公众卫生事件,政府对我国所有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都实现兜底保障,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决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延误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财政人说到做到!
排万难打赢阻击战
防护服告急!口罩脱销!医疗资源紧缺!疫情暴发引爆供需矛盾,切实保障防控物资的供应成了控疫情、稳民心的当务之急。
春节期间,经济建设司司领导留京值守,与地方、部门密切沟通,了解政策诉求,紧急研究出台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各项支持政策,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供应。
经济建设司工信处的龙祝志家在湖北,牵挂着疫区亲人的她取消假期行程,主动申请春节加班,春节期间出台的多项政策,她都是第一经办人。1月25日,经济建设司紧急拨付中央医药储备资金27331万元,支持建立疫情所需防控药品和物资周转储备,国库司于1月26日凌晨将资金拨付至两家收储企业,保障其收储调运医疗物资经费需求。交通运输处宋佳益连续一周每晚工作至凌晨,研究起草缓解国铁集团经营压力、交通运输重大项目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支持国际航班‘不停航’等政策,对做好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口税收政策在关键时刻发挥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关税司领导大年三十在办公室值班,连夜布置研究防控物资进口税收政策。大年初三,关税司启动了应对疫情进口物资税收政策起草工作。3天内,协调了8个部外部门的众多司局,完成了政策起草、征求意见、会签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厅(局)报告累计接收捐赠免税进口物资3.9亿美元,组织免税进口物资2.6亿美元。
同时,国库司推出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措施等政策,为抗疫物资采购打开了“绿色通道”。资产管理司紧急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产保障工作,简化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国有资产配置和调配使用的管理程序,确保救治器械、医药防护用品等疫情防控资产快速高效配置或调配使用。
加大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资金支持,确保企业扩能增产“不差钱”,是防疫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为此,金融司主动谋划,打出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资金需求。
金融司综合业务处处长阚晓西说,“看到湖北防疫物资那么紧缺,大年初二我们和普惠金融处就全员到岗研究支持政策。”1月29日至2月7日,短短10天,金融司连续起草4份规范性文件。其中,1月29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中央财政予以贴息,为稳产保供工作引来了“源头活水”。文件印发后,五部门第一时间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预计中央财政贴息39亿元,可撬动企业获得优惠贷款3000亿元,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加权利率不到1.3%,远低于市场贷款利率水平。”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说,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重点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迅速激发了企业扩能增产的积极性,保障了应急物资的充足供给,体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
这样的“硬核”政策还有许多。记者从财政部税政司了解到,财税部门仅2月6日就连续发布4个公告,形成减税降费政策“矩阵”,其中包括: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新购置设备,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全额退还其2020年1月1日后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免征增值税;对进入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并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防控产品,免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对进入药品特别审批程序、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药品,免征药品注册费;以多种税收优惠鼓励公益捐赠,等等。
“有企业跟我说,这些政策很‘解渴’。政策有用,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税政司副司长陈东浩说。
另一项“中国速度”同样令世界叹服——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队,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时间;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各国媒体均对中国政府的快速决策力与高效执行力给予高度赞扬。
1月27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湖北省中央基建投资补助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两个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
疫情发生之初,武汉市各医院仅有隔离病床137个。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支持下,到2月底,全市已建成隔离床位14000多个,确保了对病毒感染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童爱萍告诉记者,按照中央要求,财政部紧急预拨科技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其动员全社会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特别是药物与疫苗研发相关支出。截至4月24日,围绕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5大攻关方向已部署了69个应急科研项目。
强“六稳”实策克时艰
疫情防控不可放松,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停滞。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应有之义。
两个多月来,办公厅每周五下午都要组织召集一个雷打不动的会议——财政部“经济财政运行与政策协调机制”例会。这个由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碰头会就如同一场令人期待的“诸葛亮会”,大家跟踪分析预测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提出稳定经济运行的财税政策预案,为部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这可不是简单的“头脑风暴”,财政部支持复工复产和对冲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不少政策措施都是在这个平台上研究协调的。
各项稳经济、克时艰的财政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税政司送来了纾困减负的税费政策“大礼包”: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现行结转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免征湖北省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免征航空公司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免收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减半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等。
社会保障司配合有关部门,出台了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指导地方阶段性减征职工医保单位缴费,以及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等强力举措,更是为企业注入了“强心针”。
2月20日,阶段性减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出台,这一做法还是我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预计将减轻企业缴费负担5000亿元以上。同步实施的还有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阶段性减征、缓缴政策,以及住房公积金阶段性缓缴等政策,3项合计预计减轻企业负担约8000亿元。
“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从接到任务到正式发文仅用了不到6天时间。”据社会保障司制度处处长杨良金回忆,2月15日,该处接到政策研究任务后,在全司各处室的通力配合下,与人社部沟通协调、基金测算、意见反馈、材料准备等工作通宵达旦地推进,争分夺秒地完成。
“财政+金融”政策也再度发力,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等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全力保障企业的“资金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做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储备,包括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支持稳住‘外贸盘’,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引领金融机构服务微观企业与宏观经济等。”金融司一级巡视员胡学好说。
科教和文化司快速响应、加强协同。“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加快复工复产要打‘组合拳’。”童爱萍说,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特别是短期内能见到实效,对复工复产有直接带动作用的技术成果转化落地项目;二是会同科技部开展“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按照“一城一主题”“一园一产业”原则,推动各地加快推广先进技术成果落地应用,完善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支撑地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在做好必需生活物资稳产保供方面,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农业农村司也频频出招。
先看猪肉。今年3月,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将享受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规模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大力支持生猪生产,并协调推进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和投放工作。
再说粮食。疫情期间,我国启动国家一次性储备玉米轮换销售、开展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拍卖,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提前研究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稻谷补贴政策、恢复双季稻种植等系列政策组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
还有“菜篮子”。财政部通过减免农担公司担保费用、紧急下拨14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加大农产品冷藏保鲜支持力度等措施,切实支持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等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1.2%,而食品价格环比由涨转降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挺“三保”打好“铁算盘”
3月4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预算司会同国库司研究出台了《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加强地方财政“三保”工作的通知》。
“通知发布后没多久,很多地方就打来电话,询问下一步具体如何落实、相关转移支付怎么安排等。”预算司地方处副处长隋心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预算司副司长郝磊的一席话揭示了这个通知“火”起来的原因:“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减税降费的影响,地方财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一直很大。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地方进一步减收,其中湖北省2月份只有零星收入入库。同时,用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支出增加。减收增支使地方‘三保’压力加大,尤其在湖北省、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比较突出。”
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围绕平衡财政收支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系统谋划、精准实施财税政策措施,确保节奏和力度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为地方做好“三保”工作提供充足的“弹药”。
通知从中央和地方两个角度提出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因此新增留用资金约1100亿元全部留给县级使用;加快下达转移支付预算;压实“三保”保障责任,各级财政全年“三保”支出预算未按政策足额安排的,除应急救灾外一律要调减其他项目支出。
同时,为救湖北之急,国库司从3月份开始建立对湖北省按周调度资金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三保”支出库款保障。前三周分别拨付湖北省350亿元、100亿元和100亿元,共计550亿元,约为正常月份调度资金的2倍。截至3月20日,湖北省各级财政库款余额合计1694亿元,全省库款保障水平由2月底的0.68倍(21天的支付量)提高到0.88倍(27天的支付量)。
“目前来看,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总体稳定,疫情防控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基层政府‘三保’没有出现风险问题。”郝磊底气十足地说。
对于预算司债务处处长章泉来说,这场战线拉得更长。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紧随其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下达进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580亿元,专项债券12900亿元。
“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是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推动地方切实做好项目准备,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同时拉动社会投资。”章泉在电话里跟记者说。
非常时期,国库司主动代理地方财政部门进行地方债券发行现场操作,解决了疫情期间地方无法现场发债的困难。截至3月20日,共代理广东、湖北、贵州、海南等30个省份162只债券5242亿元。最忙的一天,国库司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处的杨光曾创下一天操作6场29只地方债发行的“纪录”,帮助地方解决了燃眉之急。
农业农村司也接到了紧急任务。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党中央明确要求财政部尽快研究提出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
临危受命,必须快马加鞭。农业农村司司领导带领相关处室同志,熬了两个通宵,拟出了政策建议稿。接到任务的第4天,《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 确保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通知》公开印发。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下达,新增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地区倾斜,兼顾人口较多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同时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湖北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专门予以倾斜支持。
政策落实到不到位,资金使用有没有效益,加强监管是关键。疫情下的财政运行虽常有急事急办之举,但财政部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一直没有放松。
“党中央、国务院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党组对此高度重视,部署预算司和金融司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和各地监管局对贷款企业范围、贷款资金用途等进行全面审核。”阚晓西告诉记者,央行再贷款加财政贴息的优惠幅度大,“好吃的蛋糕大家都想吃一口”,但财政部坚持把好最后一道关。一旦发现企业不符合财政贴息的标准和条件,即使企业已经进入名单、获得银行贷款,也要追回资金,并取消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
这还只是财政部加强疫情防控资金监管工作的“冰山一角”。
2月14日,财政部召开党组会,要求加强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接到任务后,监督评价局连续加班加点工作,2月17日就会同预算司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强监管,密切跟踪,及时反映情况和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应享尽享”。统筹做好资金调度,优先保障和拨付疫情防控资金,切实保障基层疫情防控及“三保”支出需求。加强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监管,拧紧监管“安全阀”。同时,要求各地加强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的预算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地监管局和部里紧密衔接,及时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一方面,督促省级财政正确领会中央意图、将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向预算司监管处、部内其他司局反映发现的问题,有关政策很快就得到了完善。
勇担当一线践初心
大“敌”当前,主动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各司局凝聚共识、配合顺畅、形成合力,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为做好机关疫情防控工作,财政部成立了由部领导挂帅,办公厅、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的部机关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办公厅副主任欧阳宗书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办公厅牵头研究制发20余条通知,压实责任分工,细化防控措施,会同机关服务中心布置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相关工作,保障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机关平稳有序运行。截至目前,财政部实现全体人员(含离退休干部)零感染、零疑似。
机关党委印发通知,要求部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大考中践行初心。
人事教育司把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作为突出任务,切实加强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考察,激励干部在战“疫“中担当作为。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年度考核评优比例给予适当倾斜。对表现突出、作出较大贡献的干部,结合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给予表扬、表彰或重点提拔使用。
条法司坚持依法防控,对于涉及疫情防控、保障民生的财政政策,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原则,加快合法性审查,确保财政政策措施合法、及时、有效。
为有效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部内各单位分工协作,统筹做好信息报送、对外联络、宣传引导等工作,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政策研究室、条法司、国防司、行政政法司、资产管理司、会计司、监督评价局等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多渠道了解联系部门和服务对象受疫情影响情况,主动提供政策指导和业务咨询。国际经济关系司、国际财金合作司积极讲好抗击疫情中国故事,在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同时,为国际社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离退休干部局在离退休干部中普遍开展问好问安活动。干部教育中心及时对2020年培训规划进行了调整。财科院积极提出政策建议。中注协、中评协积极引领全行业同心携手共克时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协助建立返京人员集中观察点并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中国财经报社、中国财政杂志社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宣传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财政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氛围。
“你该写写他(她)。”在各个司局采访时,领导和同志们向记者讲述了很多很多“身边的感动”——
办公厅文秘处机要交换员顾宏淼,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他刚送完己亥年最后一个文件,正在回家的路上。庚子年上午8∶30,他已经赶到机要交换站开始新年第一次交换。
税政司综合处的陈阳,为了研究草拟税收政策,在办公室睡了3个晚上。办公室里,折叠床、漱口杯等成了“标配”。
关税司袁璐是二宝妈,春节前特意接了父母、姐姐一家来京团聚过年。难得凑齐一大家人的大团聚,实际上却是早出晚归的小别离。
预算司综合处处长刘彦博,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没有休息过一天,经常工作到凌晨,全力配合做好各项政策出台和资金拨付工作。
经济建设司综合处处长刘阳,把孩子送回老家,带领处内同志,从春节开始连续加班一个多月,牵头准备复工复产有关会议20余次,整理海量数据。
科教和文化司科技一处的王佳、方小富,克服孩子年幼、老人年迈的困难,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加班,24小时待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科研攻关和科技支撑复工复产相关经费保障、政策研究等工作。
社会保障司卫生健康处的桂雄、蒋义和医疗保障处的沈维,从1月19日至今一直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每个周末均随叫随到,加班到半夜是常态。特别是在需要到高风险地区进行督导时,他们明知有风险,但依然主动请战。他们带来的正能量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周围的同志们。
国际经济关系司多边一处,22天内连续准备11场二十国集团(G20)视频或电话会议,凌晨4点仍在工作,推动G20核准《G20行动计划》,通过“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取得抗疫合作的丰硕成果。
综合司、关税司、预算司、国库司、经济建设司、金融司、人事教育司、信息网络中心……还有很多很多不知名的同志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这没什么,都是职责所在。”在采访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强调过这句话。
“没有人谈困难、说怨言,因为每位党员都清楚,疫情当前,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就是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最大期望,就是财政人最大的使命担当。”机关党委副书记杨光在接受采访时说。
财政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中有这么一段话:财政部各级党组织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确保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就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
阴霾终将散去,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开。
“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世界卫生组织评价说,中国构建起了阻止疫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为全世界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
“清零”并不意味着结束,大战还在继续,大考还在进行。让我们慎终如始、接力奋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念,夺取疫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