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积金 > 正文

2018年昆明公积金新规:这几种情况5年禁止提取和贷款

2018-08-03 13:52     来源:公积金     

  2018年昆明公积金新规:这几种情况5年禁止提取和贷款

  4月3日下午,昆明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发布《昆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管理办法》,其中提出,严重失信个人将被暂停办理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失信行为的管理期限为5年, 该办法将于5月7日起正式施行。

  哪些情形会被纳入个人一般失信行为?哪些情形会被纳入个人严重失信行为?失信行为将被如何处理?一起来看看!

  什么情况会被纳入失信名单?

  第六条 个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纳入个人一般失信行为: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连续3个月(含)或者累计6个月(含)经催收仍未还款的;

  (二)以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套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被市公积金中心发现或已办理提取,经市公积金中心批评教育后,即时全额退回的;

  (三)市公积金中心认定的其他个人一般失信行为。

  第七条 个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纳入个人严重失信行为: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连续6个月(含)或者累计12个月(含)经催收仍未还款的;

  (二)以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套取本人住房公积金,经市公积金中心批评教育后,两个月内未全额退回的,或拒不承认错误,不退回的;

  (三)以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违法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四)以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违法提取他人住房公积金的;

  (五)为他人以虚假材料等手段违法违规办理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等业务的;

  (六)以购房行为提取住房公积金后又办理退房手续,经市公积金中心认定无正当理由的;

  (七)发生三次(含三次)以上一般失信行为的;

  (八)市公积金中心认定的其他个人严重失信行为。

  失信行为将受什么处理?

  第十条 对被纳入一般失信行为的个人,应当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一)列为业务受理重点核查对象,加强资格、材料方面的审核;

  (二)第一次失信予以警告,第二次失信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所在单位。

  第十一条 对被纳入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除采取第十条规定的惩戒措施外,还应当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一)存在本办法第七条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规定情形的,公积金业务办理部门追缴该职工违规提取的公积金,书面通报缴存单位,并暂停办理该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存在本办法第七条第三项规定情形的,暂停办理该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存在本办法第七条第四项规定情形的,对被纳入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还可以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1.按照相关规定将严重失信个人向昆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昆明市法人信息共享与应用系统、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者其他政府部门、行业的信用信息平台更新报送;

  2.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后仍不履行执法文书的,申请纳入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四)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其他失信惩戒措施。

  说明:此次管理办法,除了对个人失信行为规定外,也明确了单位失信行为范畴。

  实施失信行为管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一)信息采集。市公积金中心对符合纳入失信行为情形的单位和个人行为及信息进行核实、取证,记录基础信息和纳入理由,留存相关材料。

  (二)风险提示。对拟纳入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应当履行事先书面告知义务,进行风险提示。

  (三)纳入审批。市公积金中心应当建立纳入失信行为的审批程序。

  (四)录入系统。对决定纳入失信行为的,市公积金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录入或者批量导入失信行为管理系统。个人失信行为应当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房公积金账号、失信类型及具体行为、失信信息提交部门、纳入理由及纳入时间等要素。单位失信行为应当包括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失信类型及具体行为、失信信息提交部门、纳入理由及纳入时间等要素。

  失信管理期限有多久?

  被纳入失信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可以向昆明市公积金中心查询本人或者本单位的失信信息。失信行为的失信管理期限为5年,自失信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国家或者本市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纳入失信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在其失信信息管理有效期内,应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并提供有关证据证明确已纠正的,在失信管理五年期届满后,市公积金中心应当在信用信息系统中予以注明后将其失信信息从管理系统中删除,同时通知其他征信平台移出。如失信行为在五年期满后仍然不纠正的个人和单位,失信信息继续有效,直至失信行为纠正为止。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