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历经40年的发展,全球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 执照的财经专家却仅5万多人,CFA供给不多,但需求却很大。要挤进欧美知名金融机构,如果没有CFA执照,可能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因为CFA已被视为全球投资界优秀人才的同义词。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的故乡维吉尼亚州的沙罗特斯维尔市(Charlottesville)虽然只是一个休闲的市镇,但每年炎夏的6月下旬,来自全球各地最顶尖的财经专家都会在此聚首一堂,批阅CFA 的考卷。
是什么原因让这近千名日理万机、具有CFA名衔的财经专家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到一个蕞尔小镇来改考卷呢?答案很简单,作为CFA家族的一份子,他们都知道唯有维持CFA的高水平,方能确保CFA在全球金融界最高荣誉的地位。
目前,CFA考试的主办单位是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投资管理研究学会(CFAI)。考生从1963到1990年代前大部份都在北美地区,以1985年为例,当时4,285位考生中,仅70人为北美以外的考生。但进入1990年代后,CFA考生人数以20.1%不断快速地成长,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北美以外地区,尤其是亚洲,CFAI并在香港设立其第一个分支机构以推广CFA课程。
CFAI能执全球金融教育之牛耳其实是经历几十载的龙争虎斗的。首先,在美国本土,金融中心的纽约早在1937年就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分析师学会(NYSSA),在经过长期的竞争后,NYSSA才成为CFAI旗下的一个分会。而在欧洲的金融中心—英国,原本另有一个设立于1955年的投资管理研究学院(IIMR),举办同类考试,直到2000年,正式被纳入到CFAI旗下,CFAI并在伦敦设立其第二个分支机构,CFA在欧洲的地位乃定于一尊,报考者随之大幅成长。
CFA考试能长期维持其专业水平,主要因为CFAI从课程内容的制订、出题、考试到批改考卷等整个作业流程均以非常严谨及专业的方式管理,而且参与相关委员会及工作的都是持有CFA证照并实际从事投资及金融业的专业人士。
从1990年开始,CFAI先后于1995年及2000年进行了两次的金融业的工作分析,找出在金融业中不同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并由考生课程委员会制订「知识主体」(Body of Knowledge,简称BOK),CFA的课程就是依据BOK而编订。考试委员会再根据CFA课程来出题。
目前全球雇用最多CFA的前十大公司包括:美林、高盛、Morgan Stanley、JP Morgan、UBS等等,在这些世界级的投资机构工作除须具备投资及财经专业知识外,良好的英文阅读及说写能力亦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