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是厦门税务人员为市民介绍发票自助终端申领各项功能 黄亮 摄
九成办税事项“最多跑一趟”,149项常办业务“一趟不用跑”,代开发票90%通过手机办理;增值税申报“智能归集”,逾九成纳税人零录入;企业所得税一键零申报,45%项目免填;个人参保等高频业务通过掌上办税厅小程序办理;所有税费种100%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申报……
借助“互联网+”创新应用,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去年办税时间压缩26%的基础上今年再缩短20%,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前十,“涉税电子文书网上送达服务”等8项举措被评定为全国首创。
近日,厦门市在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纳税指标成绩优异,获评纳税领域“标杆城市”。
自2016年起,厦门市税务局连续五年开展纳税营商环境评价评估,对标先进一流,查找差距短板,迭代推出税收营商环境升级版,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不断减少纳税次数、压缩报税时间等一批改革举措,在厦门市税务局局长张曙东看来,为厦门市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更加强大的长远竞争力贡献了独特的税务力量。
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
近日,福建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5342.23万元的退税款,距离其提交退税申请仅过了3个小时。
这样的速度让公司财务负责人杨豫闽和公司主管有些惊喜。
作为从事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兴大公司的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都受到了较大冲击,订单减少,资金流紧张,特别是去年底大量采购导致库存很多,2019年12月的销售额约40亿元,今年2月仅为20亿元。
就在杨豫闽一筹莫展之际,他接到了厦门市税务局的电话,告知他们可以申请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
疫情期间,厦门市税务局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数据模型,依据符合留抵退税的相关条件,在申报期内每天进行数据扫描,筛选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企业名单,再由税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确认。正是在日常电话联系中,税务部门发现了兴大公司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从申报优惠、提交资料到审核通过、退税款到位,厦门市税务局与杨豫闽保持在线联系,确保流程清晰。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厦门多数外贸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冲击。
“在国内疫情形势最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公司提交了出口退税申请,848万余元的退税款很快就到账。”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海燕介绍,今年以来,公司累计收到出口退税款4062万元,“税收优惠政策兑现成了真金白银”。
作为一家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安费诺公司主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零配件业务,所生产的产品八成以上出口海外市场。陈海燕告诉记者,这笔退税款对他们稳产能、保订单、保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疫情期间,在出口退税率提高的政策落地后,厦门市税务局快速落实反馈机制,加快无纸化出口退税进度,全天候、零跑腿、智能化、无障碍,快捷退税,将出口生产企业办理退税时间尽量缩短,确保退税款项最快速度到达企业账户,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目前出口退税网上申请业务已超过99%。
“社保费缴纳就像交水电费一样”
全程只花了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社保费的申报和提交。
厦门集装箱码头的财务主管贾戍莉向本刊记者现场展示厦门市电子税务局平台操作界面,134.5万元的社保费即时享受了减免。
“在厦门,社保费缴纳就像交水电费一样方便。”厦门市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处处长曾宁波介绍,厦门市税务局将城乡居民社保嵌入E政务平台,居民相关社保事项均可就近在社区统一办理,真正实现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疫情期间,在国家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出台后,厦门市税务局立即组织技术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征管系统修改上线、退费数据推送给社保及医保部门办理,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系统,第一时间将国家出台支持抗击疫情的税费优惠政策以来最大的一笔政策红包送到企业手中,确保政策落地不隔夜。
针对纳税人发票领用频次高等问题,早在2015年,厦门市税务局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全程线上办理、线下快递配送,该项举措被国务院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5年来,已有超过1.8亿份发票通过网上点单、快递上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厦门税务部门累计为全市11.5万户次纳税人寄出发票1878万份,为纳税人提供安全高效不间断的优质服务。
目前,全市超过八成纳税人已习惯不再到柜台领用发票。
“从网上办税到指尖办税,厦门税务部门一直在大胆创新,与时间赛跑,拿人民群众办税办费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开刀,在全国起到了标杆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纳税课题组组长李成说。
“将问题导向落实到税务征管服务的所有流程和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张曙东说,通过一系列简环节、压时限、降成本、减负担、优营商的改革创新,厦门税务部门在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的同时,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刷新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目前厦门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集了58个单位1.4亿条信用信息。税务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之一,通过定期上传纳税信用数据,共享各部门信用信息,切实提升数据管理企业、服务企业的水平,在推动办税便利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大数据与政务管理的结合,为真正落实“管”打开新的窗口。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对于厦门税务部门放开审批事项带来的便利格外有感触。
公司执行董事廖日才告诉记者,自2017年起,厦门取消了本市纳税人跨区提供建筑服务须先在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的征管模式,企业办税人员不用再带着厚厚的资料奔波于各个税务局,目前跨区域经营前可网上办理,也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办税负担。
从部门间奔波到数据跑路,涉税申请流程的改变,带来厦门市税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市税务局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主抓手,着力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实施重点执法事项音像记录、重大税收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2019年,手机微信端“税务执法信息公示平台”率先在厦门上线,所有执法信息实现网站和手机端全公开,全年发布各类事前公开事项信息276条,事中公示类事项信息1460条,事后公开类事项信息12.35万户次。推行“首违不罚”制度,充分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1月,厦门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张曙东说,只有“管”得好,才能更好地“放”和“服”;“管”得好更是一地税收营商环境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