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关于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8年6月15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
2018年6月15日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内蒙古自治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提高税法遵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纳税信用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开展的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纳税人)。
第四条 纳税信用管理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部门负责所辖地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其他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工作。
第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与发改委、市场监管、海关、金融等部门开展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的联动管理。
第二章 纳税信用信息采集
第七条 纳税信用信息采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收集。
第八条 纳税信用信息包括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评价年度之前的纳税信用记录,以及相关部门评价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税务内部信息包括经常性指标信息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涉税申报信息、税(费)款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非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税务管理系统中的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出具的决定(结论)文书的记录。
外部信息是指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影响纳税人纳税信用评价的指标信息。
第九条 纳税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由自治区税务机关组织实施,按季采集。
第十条 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中的基本信息由税务机关从税务管理系统中采集,税务管理系统中暂缺的信息由税务机关通过纳税人申报采集;评价年度之前的纳税信用记录,以及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从税收管理记录、国家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中采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税务内部信息从税务管理系统中采集。
第十二条 本办法第八条第四款外部信息主要通过税务管理系统、国家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相关部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或者媒介等渠道采集。通过新闻媒体或者媒介采集的信息应核实后使用。
第三章 纳税信用评价
第十三条 纳税信用评价采取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方式,年度评价指标得分采取扣分、加分相结合的方式,从100分起评;非经常性指标缺失的,从90分起评。
直接判级适用于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纳税人。
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纳税信用评价周期为一个纳税年度,即每年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不参加本期评价:
(一)因涉嫌税收违法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的;
(二)被审计、财政部门依法查出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正在依法处理,尚未办结的;
(三)已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尚未结案的;
(四)其他不应参加当期评价的情形。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影响其纳税信用评价:
(一)由于税务机关原因或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
(二)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三)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不影响纳税信用评价的情形。
第十七条 纳税信用级别设A、B、M、C、D五级。A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的;B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C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D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或者直接判级确定的。
未发生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失信行为的下列纳税人适用M级纳税信用:
(一)新设立纳税人;
(二)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纳税人。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本评价年度不能评为A级:
(一)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主营业务收入或申报缴纳税款之日起计算不满3年的;
(二)上一评价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为D级的;
(三)不能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并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向税务机关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四)除季节性生产经营、享受政策性减免税等正常原因外,评价年度内增值税连续3个月或者累计6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
(五)不符合实名办税要求的。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本评价年度直接判为D级:
(一)存在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经判决构成涉税犯罪的;
(二)存在前项所列行为,未构成犯罪,但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或者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行为,已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的;
(三)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
(四)存在违反增值税发票管理规定或者违反其他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
(五)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六)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未到期的;
(七)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
(八)在评价年度12月31日为非正常状态的;
(九)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十)上一评价年度按照评价指标被评价为D级的纳税人,本评价年度保留D级评价;
(十一)由D级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在被评价为D级之后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十二)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的;
(十三)存在税务机关依法认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的。
第四章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
第二十条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遵循谁评价、谁确定、谁发布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每年上半年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因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列情形解除,或对当期未予评价有异议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充纳税信用评价。
主管税务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补评工作。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申请复评。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复评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复评工作,并向纳税人反馈复评结果或提供评价结果的自我查询服务。
第二十四条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实行动态调整。因税务检查等发现纳税人以前评价年度存在直接判为D级情形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调整其相应评价年度纳税信用级别为D级,并记录动态调整信息,该D级评价不保留至下一年度。对税务检查等发现纳税人以前评价年度存在需扣减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得分情形的,主管税务机关暂不调整其相应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记录。
第二十五条 税务机关对首次办理涉税事宜的新设立纳税人,及时进行纳税信用评价,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信用评价状态变化时,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适当方式通知、提醒纳税人。
第二十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按分级分类原则,依法有序开放:
(一)对评价为A级纳税信用级别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通过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向社会公告;
(二)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以及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备忘录、协议等规定,逐步开放B、M、C、D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
第五章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二十八条 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查询自身的纳税信用情况,申请开具纳税信用情况证明。
第二十九条 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
第三十条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A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予以下列激励措施:
(一)主动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
(二)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调整时即时办理;
(三)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四)评为出口管理一类纳税人的A级纳税人,税务机关受理出口退(免)税正式申报后,经核对申报信息齐全无误的,即可办理出口退(免)税;可优先安排该类纳税人办理出口退(免)税;
(五)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
(六)与相关合作部门实施的联合激励措施,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的其他激励措施。根据联合激励协议,将A级纳税人名单提供给相关部门,在金融信贷、审批简化、资金扶持、评先评优、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确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等方面给予激励。
第三十一条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B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实施正常管理,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并提供以下激励措施。
(一)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调整时即时办理;
(二)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第三十二条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M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实施正常管理,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并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第三十三条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C级的纳税人,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税务机关应依法从严管理,并视信用评价状态变化趋势选择性采取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的管理措施。
第三十四条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D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发票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
(二)D级评价保留2年,第三年纳税信用不得评价为A级;
(三)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审核其报送的各种资料;
(四)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
(五)加强出口退税审核;
(六)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建议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乘坐民用航空器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七)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实施的联合惩戒措施,以及结合实际情况依法采取的其他严格管理措施。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所称“以上”,包括本数。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8年6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