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统一部署,切实履行财政金融监管职责,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目标,着眼重庆市辖内金融业运行总体情况、面临的问题及风险隐患,积极探索建立从资金需求端和资金供给端双向发力的债务金融监管新模式,灵活运用“加减乘”法,妥善把握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关系,全力推动债务金融监管走上“防风险为本、促发展为要”的均衡发展之路。
一、金融监管做“加”法,力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极大值”
立足回归本源,有效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以“小投入”谋求“大效益”。一是扶弱上“加力”。针对经济金融领域的薄弱环节和弱势领域,站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深刻领会把握政策内涵,厘清覆盖对象、准入条件、负面清单等核心要素,扎实开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审核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审核,在确保真实性基础上力争“应补尽补、应奖尽奖”,不断扩大薄弱领域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救困上“加急”。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审核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前移审核关口、提高审核效率,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贴息审核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贴息资金及时、安全、合规和有效。
二、债务监管做“减”法,力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极小值”
立足守住底线,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不断健全债务管控机制,以“小作为”谋求“大稳定”。一是减无效需求保债务“不越线”。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中,切实“开好前门,堵住后门”。把好政策关。强化政策宣讲,在业务口径、操作指南、实施重点等方面层层传导监管压力,明确政策要求。把好监管关。严格比照政策文件要求,统筹兼顾疫情防控需要,对债务加强日常动态监管。把好规范关。针对调研核查发现的问题,注重以点带面,提升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管理的政策建议。二是减违规供给保融资“不逾矩”。积极探索以数据化为手段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加强违规融资业务摸排与核证,扩大监管覆盖面,提升债务监管效率。强化金融机构融资行为核查。深入剖析相关创新金融产品交易结构,及时发现和控制金融机构向地方平台公司或国有企业融资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拓展监管信息渠道。积极探索通过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平台等公开渠道收集、函询、查证、比对相关疑似线索,不断拓宽监管信息渠道,提升监管针对性。
三、调查研究做“乘”法,力求统筹防风险促发展“最优法”
立足服务决策,不断提升调研能力,探索债务金融监管“最佳路径”,以“小智慧”谋求“大作用”。一是向内发力,乘势“解难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和把握“国之大者”,着眼于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打造债务监管“1+N”调研体系和金融业运行分析两大调研品牌,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金融风险防控路径提供政策建议,促进金融业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向外借力,乘机“巧解题”。建立代表委员定期走访机制,依托代表委员“贴近民生、直达决策”优势,积极向代表委员“问计问需”,畅通调查研究服务决策机制。实地走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征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效防控财政金融风险等方面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