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务报表 > 正文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详解

2018-09-04 16:06     来源:中国会计网     

  1.首先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判断基础。在选取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交易及账户余额。在分配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这是由于在复式记账情况下,一笔影响损益表项目的错误也同时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正确性,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就可对损益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具体分配时,应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

  会计学习网小编认为一般来说,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其审计成本也较小,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发生的业务少,能够进行较详细的审计,只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其审计成本也较大,故应分配较大的重要性水平;应交税金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涉及违法问题,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