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被普遍认为是个难点,因为其数据不是直接从帐簿或凭证上得来,而是要经过分析,使用特殊编制方法等才能填列。《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及指南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介绍得很详细,并以一个规范的会计案例为基础,列举了如何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但要真正领会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含义及编制原理却有一定难度,且实际工作中企业业务复杂,现金流量远不如例子中那么单纯,这样一来按工作底稿法或T型帐户法去做,一来工作量很大,二来编来编去也不易编制平衡。
针对现金流量表难以编制的状况,业内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教材及相关文章,介绍的编制方法也不胜枚举,但多数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越讲越糊涂。于是在实际工作中,除了现金流量表准则中介绍工作底稿法及T形账户法外,实务工作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新创了多种方法,如直接分析填列法、明细帐法。其中被大量使用的是直接分析填列法。
直接分析填列法主要是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及编制原理,按现金流量表表内各项目直接分析填列,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就可根据其包括的内容,从帐簿凭证上分析得出后直接填入表中。由于该方法比较简单,故被广泛使用。在公司业务简单,账务规范,且编制人员对现金流量理解较好时,用此法可以编得较符合实际。其缺点是现金流量表的主表本身及主表与附表的均不易编制平衡,往往要在某一项目中轧平。这样轧平的结果就是不能保证现金流量计算的正确性。另一种明细帐法,即按现金流量表项目设置一个大的多栏明细账。当发生每笔现金业务时,同时记入明细账对应的现金流量项目中。此法只见过有人介绍,实际中没见到有人使用,若只是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而单独设置一套无其他 用途的明细帐,工作量太大。有点得不偿失。
现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一种简便的快速编制方法,以供大家参考。此法是直接分析填列法的变异,只是对编制顺序进行了修正,保证现金流量计算的正确性。此法特别适宜中小企业,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小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小企业有时因贷款或其它原因还是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的。
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编表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从补充资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编起。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不含定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即满足四个特定条件的短期投资)。在目前企业中,一般都没有定期存款和现金等价物。所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把现金流量表最后面的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填上,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第二步、再到正表上先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这三大项,一般企业这三块业务活动相对较少,这方面的数据也易取得。
1. 投资活动是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购建和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的投出和收回。主要科目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2. 筹资活动主要是接受现金投资,分出现金股利;向金融机构举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发行债券及其还本付息等。与筹资活动有关的会计科目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实收资本、财务费用等。
第三步、上面的工作做好后,现在可以推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了。根据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倒推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因为前两步的工作较简单,不易出错,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应也就很准确。
第四步、现在先不忙着去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细项目,而要先去填后面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那部分,目的是为了验证前面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正确性。这一步很重要,不能放到最后做。这也是此编制方法的灵魂和精华所在,是此编制方法正确性的强力保证。
将净利润调节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要明确调整的原理才能正确调整。这里简单说一下。由净利润调节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第一步先要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利润,这个环节的调整目的就是扣除净利润中的所有非经营性损益(如投资收益等),而不必考虑该损益是否已经收付。调整的主要项目为:1.没有发生现金支出的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已计入了成本及费用,因此应加回。有: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预提费用增加这几项;2. 没有实际支出的损失,这些损失已反映在净利润中,而没有发生现金支出的,则应加回,主要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等。第二步将经营活动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经营活动利润调整为符合收付实现制的利润,也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调整的主要项目为:1.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或损失,如短期长期借款的利息(筹资活动)、投资损失(投资活动),递延资产贷项(实务中很少使用);2. 没有实际支出的项目,存货项目,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的自发增加或减少。
(一) 此部分多数项目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直接抄取或分析计算得出,如挣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的增加、存货的减少等等。
(二) 看看按照此思路由净利润开始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先检查应收项目和应付项目中是否有非经营性业务;存货的增减变动是否有非经营性购入和领用,如在建工程领用;若还不正确,还要检查前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是否有误。若正确,基本大功告成。
(三)此部分注意事项:
1.当财务费用和预得费用同时存在时,即有预提利息时,是按财务费用项目还是按预提费用增加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上项目都要调整呢?故只能在财务费用与预提费用增加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单项调整项目。
2.当坏帐准备和应收帐款均有变化时。是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还是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来填补充资料,或者是两个都要调整呢?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故应选择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作为调整项目更为快捷。
3.其他有同时变动的项目均参照上述思路处理。
第五步、最后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累计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应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应收账款期初借方余额)-(应收票据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
2.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包括所有不属于上述3个项目的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可根据营业外收入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处置收入以外的数据填列等填列,企业银行账户日常存款利息收入也归入本项目反映,但大额定期存单的利息收入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3. 先算出现金流入小计再倒挤出现金流出小计。
4.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均可从帐簿上查出填上。
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折旧部分-未支付现金的部分。
6. 最后倒挤出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侄挤后亦要可用公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材料采购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应付票据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委托加工材料账户借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借方付现发生额-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制造费用中低值易耗品及机物料消耗劳保用品支出+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中的运杂费支出汽车修理费支出(未设材料采购科目直接用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的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核对 下。若不一致,先验算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部分各项目,再验算经营性现金流量收入部分。这步验算可同前面第四步中的验证 一起保证了此法的正确性。
写在后面的话:
一、对此方法介绍得有些粗略,有些会计科目在叙述时没有提到,文中引用的公式只可做参考,未必全面,主要原因是若面面俱到,难免会陷入繁琐。大家运用此法的前得是应是在熟悉现金流量表准则及编制原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仍会是漏洞百出。
二、手工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本来就不易编制完全正确,但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而言‚一般来说结果都是正确的‚但具体到各个子目有可能串户。如果能仔细编的话,我想应该是可以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如果你利用现金流量表来做财务分析的话,我想也足够用了。
三、事非经过不知道。要想真正会编现金流量表,还得自己亲自动手,编上几个、几次才行。
四、现金流量一般应当以总额反映,从而全面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仅靠财务报表编制出来的多是净额,这也是只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能准确编制的原因之一。会计事务所为企业代编现金流量表也存在这问题。
五、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对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损益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一复核,编不平则要查找原因,最终要按报表要求编平。这样对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财务管理中现金定义的理解、投资决策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