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 > 正文

审计抽样方法

2018-11-08 11:05     来源:中国会计网     

  1.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结果特征的一种方法。

  2.审计人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成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2)控制程序仅限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在细节测试时可以用审计抽样,实质性分析是对总体进行分析,所以不可以用审计抽样。

  3.审计抽样的种类

  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及样本量,进而随机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简单易行,二是能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

  按照审计抽样目的不同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确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属性抽样目的是检查内控有效性。变量抽样目的是查报表的错报。

  4.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

  (1) 样本设计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审计人员设计样本是,应当考虑以下基本因素:

  ①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设计审计样本是,应当考虑审计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考虑将要取得的审计证据的性质、可能存在的误差的条件,以及该项审计证据的其他特征,以正确界定误差和审计对象总体,并确定采用何种审计程序。

  ②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元

  ③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细节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信赖不足风险会影响效率,信赖过度风险会影响效果,误拒风险会影响效率,误受风险会影响效果。非抽样风险会影响效率和效果。

  ④样本规模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接受抽样风险,可接受抽样风险程度越高,样本规模越小;可接受抽样风险程度越低,样本规模越大。

  (2) 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大,样本规模越小;可容忍误差越小,样本规模越大。

  (3) 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预计总体误差越小,则样本规模越小。

  (4)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总体变异性越小,则样本规模越小。

  (5)总体规模。

  5.抽样结果评价

  审计人员必须运用恰当的审计技术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按照下列步骤评价抽样结果。

  审计人员在分析样本误差是,一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

  (2)审计人员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如果没有或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应将有关样本视为误差。

  (3)如果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相同的经济业务类型、场所、时间,则应将这些具有相应的审计证据。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