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指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在公司运转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整套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内部自身监督职能由此显得至关重要,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提升由此成为公司治理的热门话题。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份,又是内部控制的确认者,独立的、能够胜任其工作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体系运作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途径
(一)选择有利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模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其监督约束作用和信息反馈落实就越强,越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我国,形成了以下四种常见的不同模式,其效果也各不相同。
表1 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模式及其效果
组织管理模式
特点
效果
一
隶属于财务部,根据财务部门领导的要求开展工作
独立性弱,组织层次低;职能一般局限于对财会部门日常业务进行审核,很难实现审计的根本目的
效果差,处于淘汰阶段
二
隶属于经理班子,根据总经理的要求开展工作
取得行政支持,利于协调,有助于日常工作开展;组织层次较低;无法监督管理高层经济决策及行为
对经理层难以监督控制
三
隶属于监事会,根据监事会要求履行相关监察职能
独立性强,组织层次较高;能对董事、经理进行有效监督
如果监事会有职无权,评价和服务功能可能被削弱,导致效果不好
四
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同时向董事会和管理高层汇报工作
组织层次高;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最高
效果好
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分析,第一种模式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财会部门领导要求开展工作、第二种模式根据总经理要求开展工作,此两种模式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能够直接为经营决策服务,有利于提高经营层面管理水平,缺点是内部审计层次较低,地位和独立性较差,很难以实现审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种模式根据监事会要求履行相关监察职能,内部审计层次、地位和独立性较高,但在我国监事会往往有职无权,评价和服务功能由此可能被削弱,导致效果不好;
第四种模式内部审计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同时向董事会和管理高层汇报工作,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地位较高,能够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和和较高的权威性,有利于独立开展工作,这是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中的领先实践模式。
(二)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公司内部独立的经济监督机构,最基本的职能是经济监督。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内审监督不仅要对公司的财务事项进行监督,也要针对几大重点领域进行监督,包括重点环节、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要经济活动,更要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监督能够规范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审计监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经营目标服务。另外,内部审计谙熟企业经营和管理状况和细节, 有条件对公司的人、财、物, 产、供、销及运营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评估和判断。内部审计对上述乃至对公司整体及各个环节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审查,会发现的低效高风险甚至有损于公司利益的行为,并对积极的业绩予以肯定,提出针对性的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协助管理层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并应将结果呈报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完善保证和咨询服务职能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部审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检查的工具,而是作为公司管理机制的组成部分,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此外,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应拓展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国内外众多理论实践证明:健全有力的内部审计已成为实现公司治理状况良好的必要条件。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和历史渊源原因,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得不到重视。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很多企业的公司治理还处在相对薄弱的阶段,由于监事会没有发挥其功能,董事会独立性又比较弱,内部审计对于我国企业开展全面有效的公司治理活动必不可少,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和难以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