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如何转型促发展
2018-10-26 10:39 来源:中国会计网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独立机构和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审查和评价。这是为加强管理而进行的一项内部经济监督工作。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变的金融形势使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家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问责和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机构,防范经营风险。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更新审计理念,搞好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现就如何搞好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谈谈自己肤浅的观点: 一、以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作为内审转型促发展的突破口 良好的内审环境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内审工作是对单位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不断化解矛盾和纠错的持续过程。内部审计要在经营管理领域中不断做好防范风险、化解矛盾和纠错工作,就要以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突破口,要从过去简单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逐步转移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来;要从事后处罚逐步转移到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上来;要以强化控制、防范风险、加强管理、立足服务、搞好监督为工作重心。营造良好的内审计环境的关键环节就是切实做好内审本职工作,积极争取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各部门对内审工作的密切配合,做好做实内审本职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以资产管理为切入点,关注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对资产总量、质量、增量进行经常性的分析,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以决策评价为切入点,对决策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适时提出建议,当好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三是以机制完善为切入点,排除隐患、堵塞漏洞、消除薄弱环节,使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运行更加严密、畅通、有效。 二、以强化学习和创新作为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动力 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强化学习和创新是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动力。建设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离不开内部审计人员的不断学习和创新,所以内部审计人员要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和创新。要努力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内部审计理论、方法和技巧,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大胆地、创新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包括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取向的审计服务意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效益意识,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综合运用意识,以经济监督为基础的大局意识,以创新为工作目标的思维方法等。 三、以加强管理和增效作为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导向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起着“经济卫士”的作用,内部审计要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服务,实现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的转变,一是要推进内部审计职能从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实现由“纠察队”向“家庭医生”的过渡;二是要推进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由“马后炮”向“防护网”的过渡;三是要推进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实现由惩罚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要把这种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争需的、关键的、熟悉的领域实践和摸索,不断总结和提升,最终实现目标;二是求真务实,要始终坚持追求工作实效,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切实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于经济效益提高、服务于和谐企业建设。 四、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作为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保障 制度是内审工作的依据和保障,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和政策的研究,依据国家的审计法规和内审工作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本企业审计业务管理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审计示范项目规范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工作流程。逐步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审计文化,提升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职业理念,加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纪律,时刻牢记审计人员“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五、以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作为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重点 要以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为内部审计重点,及时提出独立的审计意见,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要发挥内部审计预警经营管理风险的作用,强化过程监督,实现审计关口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转移,变补救为防范,在企业经营管理诸环节中增设“防护网”。要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别,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定期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此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频率。要加大对重大经营决策、重大经营风险、重要管理事项、重点控制环节和大额资金运作的审计和监督力度,堵塞管理漏洞。要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逐步实现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充分发挥审计调查针对性强、组织方便、操作可行、投入较少而易见成效的优势,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在风险防范上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予”功能的作用和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控制的作用。在审计中注重被审计单位各项政策、制度、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以管理责任为主,对管理职能、管理素质等进行审查与评价。要注重对资金集中管理、高风险领域资金运作、融资及金融资产管理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六、以审计成果运用作为内部审计转型促发展的最终目标 内部审计部门要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分析、归纳、评价,为审计成果的运用创造条件。一定时期内的审计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所发现问题的普遍性、规律性进行分析,弄清问题产生的根源,挖掘隐藏的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审计成果的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审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坚持审计工作汇报制度,定期向本单位决策层汇报审计工作,寻求支持和配合,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审计意见和建议。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违规必纠、纠必从严,使问题得到切有有效的解决。要体现服务意识,主动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要加强对审计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与评价,逐步实行对重要审计意见的落实不到位或落实有困难的单位组织后续审计,促进重要问题、边缘问题、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要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鼓励员工参与监督审计成果运用情况,同时建立审计与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的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均取决于内部审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取决于内部审计理论的不断探索,取决于内部审计的不断实践,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执业水准的不断提高。只有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内部审计的真正转型,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