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审计局着力创建“投资审计全覆盖”新模式,积极探索投资审计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数据信息化,有效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节约大量政府性资金,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审计厅通报表彰。目前,全市1200个新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面纳入“政府投资审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在线动态监管。
在线监控,动态跟踪。一是分工负责。通过“系统”将20家建设单位、28家协审机构实现串联,实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二是关口前移。审计机关在线完成项目立项、初设、招投标等建设程序审查,实现事前源头控制。三是动态跟踪。严控跟踪审计关键节点,做好对审计实施方案、月报、造价例会议程、变更事项等动态跟踪,及时全面掌握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安全、投资控制情况。四是严把关口。通过协审机构初审、投资审计中心复审、局审理会议审理、跟踪审计办公室审定确定项目结(决)算。“系统”上线以来已审结项目430个、审减额13.22亿元,审减率14.81%。
智能分析,提高效率。一是审计人员通过“系统”批量采集、比对分析功能,几分钟内便可完成工作,准确快捷,极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二是通过“系统”汇总、统计功能,生成分地区、分时段的工料机柱状结构图、价格趋势图,进行造价指标对比,可以迅速直观判断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客观分析价格波动原因,筛查锁定“高估冒算”等问题。
资源共享,消除“孤岛”。一是跨行业共享,“系统”定期采集造价主管部门建材信息价、造价指标等,目前已集录信息价21期,涵盖994种建材,为事前投资控制提供参考。二是跨部门互通,“系统”集成发改、公管部门有关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等信息,多方位整合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管理成果,联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三是“系统”内共享,建立法律法规、审计案例库,目前已集录法律法规30件、审计案例45个,为审计实务提供政策依据、实践经验。同时,市审计局可以在线检查县(市、区)审计机关“系统”使用情况,监控工作薄弱环节,并予检查督导。
规范操作,规避风险。“系统”操作流程“全程在阳光下运行”,项目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物资采购、隐蔽工程验收等资料数据均存储于“系统”。利用“系统”预警功能,对协审机构结算精度、时效进行量化计分,纳入年度考核结果,对履职不到位的协审机构采取扣减审计费用、暂停执业、清除出库等方式予以处理处罚。目前已扣减费用15.77万元、暂停执业5家、清除出库15家。利用信息数据化“雁过留痕”的刚性约束,确保各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行为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制度执行刚性化、监督约束格式化、权力运行规范化。(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