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 > 正文

县市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思考

2018-10-10 11:31     来源:中国会计网     
为加强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进一步摸清全市内部审计现状,掌握内部审计动态,探索建立健全全市内部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增强部门单位自身的“免疫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市内部审计情况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市县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主要情况如下:  一、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从公共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是以管理职责的有效履行为主要目标,存在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客观需求,但这种需求被低估和弱化,使得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的需求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随着我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强,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行政事业单位总体来看,有些领导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对内部审计职能作用认识还不到位,甚至对内部审计是什么都不知所云,根本不会将其提上议事日程上来。有的将内部审计等同于会计监督、财务检查,认为将内部审计职能设在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或经济活动的决策管理人员承担审计职责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再加上部分已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由于内部审计成效不够明显,更加剧了领导对内审工作的不重视,随之而来的人员配置、队伍建设、制度建立等方面都会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最终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举步维艰。  (二)内部审计职能不健全、机构不够独立  根据赤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三定方案”,全市设置专门内部审计机构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有14家。根据调查,近年来我市内部审计工作在部分单位如交通、教育、建设、水厂等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但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工作经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及单位领导重视程度等资源因素的制约,投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资源不足,造成专职内审人员少、设立独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多,绝大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纪检、人事等部门合署办公,现有审计人员多为兼职,有些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审计人员还是纪检监察员。就目前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情况来看,机构不独立、人员不专职,独立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工作环境尚未形成的问题比较突出,其直接产生以下后果:审计监督方与被监督方职责交叉、相互关联,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监督、评价。特别是将内审职能放在财务部门,使得财务部门既是单位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又是监督单位财务运行的监督部门,容易出现监督缺位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单设的机构、专职内审人员,审计人员主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深化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动力,对业务素质的提升也缺乏紧迫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内部审计制度是有效开展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也是指导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基础。从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情况看,多数尚未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从已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看,其中也只有少数单位设置了独立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但不开展或很少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赤壁市内部自律组织(内部审计协会)尚未成立,各单位群龙无首,处于无根漂浮状态,缺乏相应的指导,导致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健全步伐缓慢。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未建立健全,容易造成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工作思路不清,缺乏执行力,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更谈不上有序开展。  (四)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是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发挥的有效体现,也是内审机构宣传自身价值,实现单位增值的有效途径。调研发现,全市各单位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上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多数单位内部审计报告,由于没有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和辩证分析,提出的审计建议过于笼统、涉及面既广又多,缺乏针对性,也未从完善制度、规范内部控制程序的管理高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难于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造成意见和建议采纳率不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结果与外部之间基本未实现资源共享,多数单位出于各种考虑,对内部审计成果的提炼、资源共享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相当多的内部审计先进经验隐而不彰,无法为同行业、同类别单位借鉴。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这既压缩了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空间,也降低了内审在单位领导心目中的期望值,最终造成内审重要性降低、地位下降,内审发展乏力。  (五)内部审计服务水平不够高  当前多数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单纯地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而对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评估审计等很少开展。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单位会计核算已基本上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但内审部门的计算机普及运用、网络建设却较为滞后,相当一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所有业务和账项的逐笔检查或抽查达到监督目的。这样的审计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影响了监督深度和审计效率,削弱了审计对权力制约监督的效果和质量。这一现状,一方面弱化了内审监督力度,难以全面实现审计在经济建设中促进规范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不能及时地跟踪问题,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缺位。  (六)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强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审查和评价活动,需要建设一支政治与业务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审计队伍,但从调查情况反映,我市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业务能力不足,沟通交往能力不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的要求,这都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不够重视,人才培养和后续教育没有长远规划,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持续提升,进而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一)领导重视,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内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的宣传,说明内审工作的重要作用,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内部审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单位“免疫系统”的重要工具,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单位各部门一起齐心协力把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好。取得“一把手”的重视,有利于为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有利于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尽力创造条件,按照“明确目标、完善机制,限时建立、分批推进”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进行内部审计自律组织及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根据单位组织规模和审计工作量配备内部审计人员,解决审计机构和人员不独立、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充实国家审计力量,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创新理念,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视野  要转变工作理念,改变以往传统观念,积极拓展咨询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与咨询建议职能并重的理念融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视野,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最大效能,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将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迈进,在保障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合规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等多种审计项目,尤其对专项资金的延迟拨付和挤占挪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查找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有针对性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增加价值,实现良善治理目标。  (三)改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效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注重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联网审计,努力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能力,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审计中所需要的资料和线索,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繁琐的工作任务。认真执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努力按规范的程序、行为和方法执行审计业务,通过规范的工作流程控制,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规避审计风险。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报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后实施。审计实施前,应编制实施方案,以指导审计工作开展;审计过程,应通过检查、监盘、观察、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完成后,审计组应当及时整理审计资料,形成审计档案。  (四)转化成果,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  强化内部审计人员成果意识,切实把审计成果转化利用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倡导和鼓励审计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意识和能力,利用通过审计掌握的资料和情况,最大限度地利用审计资源,切实强化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做好审计资料的深加工,深入挖掘审计的“附加值”,力争实现“一花多果”的高层次审计目的。通过开展优秀内部审计项目、优秀论文、案例等评优活动,积极引导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重视审计整改,注重总结提炼,同时把优秀的审计项目、案例与论文汇编成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供各单位互相学习借鉴,增强内部审计成果转化的动力,深化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利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切实提升内部审计组织地位。  (五)强化指导,推进内部审计科学发展  通过开好专题会议、组织举办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内部审计网站等形式,搭建有效交流平台,交流各会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掌握和推进内审的制度建设、年度项目计划实施进度和落实情况,推广先进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互相借鉴学习,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大对内审业务质量提升的指导。在国家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内审人员参加进点会议,听取内审人员的意见并取得其配合帮助,在确认可靠性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内审结果,在审计报告出具后共同督促整改,既而达到充实国家审计力量、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归属感及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的目的。审计机关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部门和单位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关注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单位主要负责人绩效的评价范围,以此为内审的生存和发展搭建平台,通过外力促使内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在需求,同时能以政府的名义出台相关政策,将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参考,更能凸显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有效地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