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 > 正文

内审也要治屡审屡犯“牛皮癣”

2018-10-09 10:40     来源:中国会计网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坚决严肃整改,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克服屡审屡犯“牛皮癣”。  虽然,总理把屡审屡犯比喻为“牛皮癣”指的国家审计机关遇到的问题。但,内审也是审计,同样也会遇到令人头痛的屡审屡犯“牛皮癣”问题,同样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和克服屡审屡犯的“牛皮癣”。  事实上,日前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报告了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和所点名道姓的部门、单位都是“有头有脸”的政府部门和国有央企。毫无疑问,这些部门和企业按照规定不可能没有设立内审机构。也许,受管理上的制约一些内审人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象不可避免存在,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内审人员不作为或少作为毕竟是少数。可以说,极大多数内审人员在规范经济秩序,堵塞经济漏洞,参与国家治理中同样发挥着“参谋”、“卫士”、“医生”的积极而重要作用,并不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熟视无睹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并不是视而不见没有少提审计建议。显而易见,不少内审机构的审计人员在审计中针对存在的问题也大胆地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和审计整改意见,不少审计建议被采纳,不少审计整改被落实,内审的作用与国家审计一样力透纸背,有目共睹。  但是,令人不无遗憾的是现在有些部门、有些企业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整改事项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屡审屡犯,屡禁不止。审计报告中的“老面孔”、“老相识”、“老现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年年岁岁花相似”,成了“多发病”、“常见病”的“牛皮癣”。难道这些问题内审毫无知晓或装聋作哑?回答显然不是。  毋庸置疑,屡审屡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也许有多方面。但是,归根结底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未能真正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其根本原因。因此,要克服和根除屡审屡犯“牛皮癣”这一顽症,非得从“一把手”入手,从第一责任人入口,落实“一把手”的第一责任。  不言而喻,有些问题看似出在部门、单位,但根子在领导;有些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成“老大难”,但根子还是在领导。追根溯源,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地,问责无对象,追责无主体到头来何来责任。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是落实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列出了整改任务清单,排出了时间表,实行对账销号。此举可谓抓住了整改问题的要害,牵住了克服屡审屡犯“牛皮癣”和解决问题的“牛鼻子”。这也给我们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事实上,“牛皮癣”看起来是一种皮肤表面疾病,但病理在皮肤内层,药物必须渗透到肌理才能把“真菌”走动赶出来。因此,治疗“牛皮癣”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表不治根,而是要对症下药,既要治表更要治根,表本兼治,釜底抽薪才能奏效。  是的,治愈“牛皮癣”难度比较大,令人头痛,谈何容易。显然,面对屡审屡犯的“牛皮癣”顽症,内审人员来自的压力更多、难度更大。作为内审人员既要看到内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内审工作面临的困难,更要看到屡审犯“牛皮癣”的顽固性,不能被“困”困住了开拓进取的手脚,不能因“难”难住了奋发有为的脚步,而是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勇于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知难而上,知难而进,恪尽职守,尽心竭力,用自己的行不断战胜艰难险阻,用自己的为不断“治疗”屡审屡犯“牛皮癣”。面对屡审屡犯的“牛皮癣”要不厌其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讲问题的危害,多提审计建议,多抓落实整改,从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领导对内审工作的理解、信任、支持和重视,促使屡审屡犯的“牛皮癣”接受“治疗”,减少和克服屡审屡犯的“牛皮癣”现象发生。  不言而喻,审计无止境,审计永远在路上,审计之道从来不平坦,审计一直在攻坚克难中前行,审计一直在排除万难中前进。内审工作的今天同样也是如此。显而易见,审计的目的并非只是发现问题,而要促进问题的整改和解决;审计不光揭“疮疤”,更需要看到“疮疤”的痊愈。屡审屡犯的“牛皮癣”影响和干扰着审计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做好内审工作落实整改也是关键,同样不仅要在揭“疮疤”上下功夫,而且更要在治愈“疮疤”上做“文章”。因此,搞好内审工作也也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样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克服和根除屡审犯“牛皮癣”的有效办法,从而使内审工作发挥更好的作用。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