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 > 正文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应重视文化控制

2018-09-07 11:20     来源:中国会计网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由来已久,其理论大致经历了内部财务牵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和内部财务控制整体框架四个发展阶段。虽然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发展并不能克服内部财务控制的固有局限,内部财务控制必须向财务文化控制转化,只有在财务文化控制的框架下才能获得新的活力。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认为人都是“经济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可能舞弊、贪污、盗窃企业的财产,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予以监控这些“经济人”。大量事实证明,人不仅仅是“经济人”,人还是社会人,也能够成为道德人,是能够不贪不占的。“经济人假设”把每一个人当小偷或者贪污犯看待,往往会挫伤好人的积极性,造成财务控制资源浪费。传统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务分权制衡、相互监督,即内部财务牵制。内部财务牵制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中心环节,内部财务牵制使一项交易和财务活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处理,使他们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理论上可以减少财务舞弊,但是,财务分权制衡增加了交易成本,还会增加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也难以克服集体贪污舞弊。传统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也就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活动。因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往往是一些标准化的财务控制流程,用于防范、发现和纠正财务差错及财务舞弊,要求企业员工严格遵守这些流程。长此以往,企业员工就有可能成为一群“墨守成规”的财务内部控制的“顺民”,失去了创新的积极性,因为许多创新是不符合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  传统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还认为内部财务控制设计、执行、监督者都是理性的,都能够按照理性“经济人”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但事实上他们通常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其设计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和预测,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其执行者也并不一定完全理解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而使内部财务控制失效。其监督者也难以完全发现内部财务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员工的舞弊行为。传统内部财务控制理论无法防范串通舞弊和高层管理者凌驾于内部财务控制之上。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为什么要重视文化控制  文化控制是指一种非正式、内隐的控制方式,员工通过接触和交流并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是文化控制的核心。企业文化控制以精神文化控制为核心,以确保企业全体员工符合既定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财务文化控制既包括诸如财务价值观等的非正式控制,也包括诸如财务制度文化等的正式控制。  文化控制理论是控制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对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扬弃。文化控制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大量社会心理学实践证明,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需要,而后者更为重要。社会人假设更能体现出人的本质属性。文化控制将企业员工看作是富有感情的、追求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社会人”。用“社会人”理论进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其控制思想和控制方法都将发生明显改变。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