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审计报告的“五要五忌”
2018-08-08 11:02 来源:中国会计网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审计后所出具的一种审计文书。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项目乃至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目前在基层审计工作中,有的片面地认为审计人员的任务就是查账,审计报告“写”的如何不重要,因而忽视了审计人员“写”的能力的提高,致使审计报告不能充分涵盖审计内容、不能客观评价审计对象、不能综合反映审计成果,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载体和审计质量的集中体现,只有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报告质量,进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如何写好审计报告,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五要五忌”。 一、要符合规范要求,切忌华而不实。规范化的审计报告是审计规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首先是格式必须规范,内容要素必须齐全,定量分析要有数据支持,定性分析要有适用法规支撑,对问题的认定要从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角度进行考证,不应带有主观色彩和个人好恶成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用词必须规范、严谨,语言要朴实无华、一目了然,反映审计结果要实实在在地写实,直述事实,切忌华而不实的描述,既不要夸大其辞,也不要形容、烘托和渲染,更不要拐弯抹角。 二、要重视谋篇布局,切忌逻辑混乱。审计报告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问题的任意罗列。因此,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获得的资料认真斟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好撰写提纲,按照公文要求分清段落,突出层次性,增强报告的内在逻辑性。在语言方面,既要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造句符合语法,又要做到意尽言止、无弦外之音;在词语方面,词的内涵必须清晰、不能模糊,词的外延要作必要的限制。同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先后颠倒、逻辑关系混乱。 三、要力求简明扼要,切忌画蛇添足。审计文书实质是法律文书的一种,简明扼要是法律文书的共性。撰写审计报告要以少寓多、简洁为贵,用最少的文字、最短的篇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切不可冗长,总怕别人看不明白,画蛇添足。对读者一看就明白的一定要少用笔墨,当然对读者容易模糊的可多用笔墨,力求简繁合理、简明扼要无废话。同时要避免数字连串、专业术语连篇的游戏式的表述,防止让人越看越糊涂,摸不着头脑。此外,还应多用短句或长短结合的句式,以增强审计报告的简洁性。 四、要突出个性特色,切忌千文一面。审计报告缺乏独立个性、写法状似八股、评价趋向雷同是目前部分审计人员存在的共性缺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为了增强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不同的审计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死板硬套、千文一面。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人格化这一特性,突破以往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表述,另辟蹊径,突出个性,多用能反映被审计对象个性特点的语言,拒绝标签式的套话,使审计报告鲜明生动而不落俗套,读起来有新意、有个性、见文如见其人。 五、要坚持适度评价,切忌越权发挥。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越审计范围的评价不仅影响审计效果,也增大了审计风险。在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从审计角度出发,把握好“度”,切忌“超职能”发挥。要做到“三不评”,即对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的事项不评,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评,审计中未涉及的事项不评。不能把工作总结、个人述职述廉报告等审计证据以外的资料作为评价的依据,更不能对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如有的审计评价出现“政治清明、作风过硬、工作勤奋”等用语,都是不恰当的,应注意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