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审计预防
2018-08-07 11:45 来源:中国会计网
国家经济社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审计经济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目前审计重视审计揭示和审计查处,而对于事前的审计预防,却较为忽视,导致审计的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如何加强审计预防,笔者认为: 一、加强审计宣传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干什么的?审计有什么作用?因为平时不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普通老百姓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连存在这样一个部门都不知道,审计在老百姓里的知名度不太高。老百姓不知道审计是什么、干什么的,自然就不会想到审计能为他们做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这样在我们的审计过程中,就不能得到老百姓最直接的支持和帮助,不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线索和信息,让我们的审计工作开展得更顺利和全面。尤其是当前涉农资金、民生资金较多,都是直接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还需要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和监督,维护资金安全,资金在使用中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单从账面上是看不全面的,老百姓的反映和回答是最直接有效的,所以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审计、审计是干什么的、审计有什么作用非常重要。加强审计宣传,让其众所周知,领导在管理和使用资金时,会想到审计的这把利刃,不敢渎职枉法;干部在开展资金活动时,会想到审计这个“紧箍咒”,不敢胡乱作为;老百姓在关系切身利益时,会想到审计这位“经济卫士”,相信它、依靠它、利用它,共同规范资金使用,保证经济秩序。 二、加强审计服务指导 目前开展审计工作,更注重揭示审计查出的问题,并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提出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往往提得比较抽象,不易操作,对于被审计单位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账务处理,不能给出更具体和可操作性的指导。重审计查处,轻服务指导,是当前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现象。要真正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更要注重审前监督,审前监督最好的手段就是加强服务指导。审计监督只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加强审计服务意识,把服务意识自觉地融入到审计工作中,由审计监督向审计服务转型。注重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对被审单位的账务处理性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帮助被审单位规范财务;对被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除审计查处外,不定期开展审计检查,跟踪整改,杜绝屡犯,既要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也要保护干部廉洁自律;加强被审单位内部审计,要求被审单位从内部出发自觉开展财务监督,定期向审计机关汇报内审情况,并接受审计监督,被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有任何疑问和难点随时提供服务指导。以服务促监督,努力收到“审计一项、规范一块、促进一片”的实效,比起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其作用和意义更大更有效。 三、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审计项目从立项到调查到审计实施过程的完成形成的审计成果,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和党委政府报送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报告性文书以及通过媒体向外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和反映审计事项的新闻信息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审计成果利用往往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导致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同时审计成果向外公布的面往往也不够,造成审计成果未充分运用,审计权威就会受到影响,也就不能真正起到审计震摄作用。加强审计成果运用,要做好审计成果的上报工作,既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同时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和宣传广度,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要向社会公布审计成果,引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扩大审计影响。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大知情面,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促使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和落实,并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发布公告、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通过这些监督达到审计预防的作用,以点带面,真正起到保障经济正常运转和资金安全有效的作用。